在阅读一些史料或者观看一些历史录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召开重要会议的时候,除了悬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照片,有的时候还会悬挂毛主席和朱德的照片,这就让不少人产生了疑问。

毛主席的领袖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为何会选择悬挂朱德照片,而不是悬挂周恩来总理的照片。

而且周总理入党的时间不仅比朱德长,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那么为何朱德的画像或者照片可以被悬挂,这里面有什么讲究吗?这还要从朱德的革命史开始讲起。

朱德的革命史

对于朱总司令的评价,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之所以称呼他为朱总司令,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可见他在军队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当时更是“最高军事首长”,而朱德参军的时间也比较长。

1886年出生的朱德家境十分贫寒,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佃农家庭,在那个时代下,佃农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所以从小朱德就深切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贫苦与生活的困难,而这些也都存在了他的心底。

23岁考上云南讲武堂可以说是朱德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在讲武堂学习期间,朱德十分认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当时名震一时的蔡锷将军手下。

在蔡锷的队伍中,朱德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反清斗争,也是在一场接一场的战斗中,朱德的才能逐渐被看到,在1917年,朱德成为了靖国军的旅长。

当时朱德名号已经被人熟知,如果继续下去,朱德可能一会变成大军阀一样的人物。

但是朱德的志向却不是这样,当时他看到国内的状况心中越来越失望,他一直在寻找能够解决中国的道路,于是他寻找到了共产党,开始了解党的思想。

1922年,当时的朱德已经成为了云南境内响当当的任务,他成为了当时云南警务处处长兼任省会警察厅长,手中的权力可不小。

但是因为当时的军阀混战,他遭到了通缉,这也让他彻底与过去斩断,准备寻找新的“救赎之道”。

于是他去了上海,找到了陈独秀,希望可以加入共产党,但是陈独秀对他有自己的看法,当时陈独秀认为像朱德这样经历的人,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更加认真的申请才可以入党,被拒绝后,朱德去了法国。

当时周恩来正是当时旅法组织的早期成员之一,朱德希望通过周恩来能够加入共产党。

但是当朱德赶到的时候,发现周总理去了德国,于是朱德就紧跟他的脚步,也去了德国。

当他历经千辛万苦找到周恩来之后,他“端端正正地站在这个比他年轻十岁的青年面前”介绍了自己的革命经历,并且提出了自己想要入党的想法。

周恩来也被他打动,当时朱德表示:“我是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保留下来,有决心担起革命的重担,有信心把这支革命的队伍带出敌人的包围圈,和同志们团结在一起,一直把革命干到底。”

朱德的话语让战士们从当时混乱的情况清醒了过来,为了保护好这支“革命火种”,朱德带领着战士们打游戏,一边寻找着上级党组织一边在路上吸收青年学生和工人加入队伍。

后来朱德带领着队伍终于到了井冈山,实现了著名的“朱毛会师”,而后在1930年,朱德成为了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到了1933年朱德就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总司令。

此后,虽然名称有所不同,朱德都拥有人民军队的最高头衔。

此后总司令不仅成为了朱德的代称,因为保护好了南昌起义的“最后火种”,他还被冠以“红军之父”的称号,足以可见朱德在队伍中的地位。

他人对朱德的评价

后来有人回忆井冈山时期朱德的位置:“朱德在部队中有很高的威信,部队对朱德带点神秘式的信仰。”

这所谓的“神秘信仰”,其实正是朱德在南昌起义后,当革命队伍遇到黑暗时期的时候,朱德对于革命信仰的坚定,这也正是表现在三河坝分兵的时候。

当时朱德率领部分兵力符合保护主力,当他们得知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失败后,朱德没有丧失对革命的希望,坚决反对解散队伍,依然坚定率领队伍寻找希望,并且说出了上文所说的要将革命干到底的豪言壮语,这也给足了战士们信心。

而粟裕后来也回忆:“当大家怀着胜利的喜悦,通过由朱德亲自杀开的这条血路时,只见他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壁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正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

也许正是在这一刻,对于朱德的“信仰”就开始形成了。

很多人都说,如果没有朱德,中国的革命事业不知道会面对多少坎坷。

曾经在井冈山担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的谭震林曾说,“留在三河坝的那部分力量假如不能保存下来,上了井冈山,而井冈山只有秋收暴动那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

陈毅也表示:“朱总司令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在群众情绪低到零度,灰心丧气的时候,指出了光明的前途,增加群众的革命信念,这是总司令的伟大。”

正是朱德屡次在革命斗争艰难时期力挽狂澜,也奠定了他在军中的地位。

而在1946年的时候,当时朱德已经60岁了,在延安大家为朱德庆祝了60岁大寿,在当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几位领导人都要求规模一定不能小。

在中共中央的祝词中,朱德“是中国人民六十年奋斗的化身。”而毛主席更是称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也是在朱德六十岁大寿上,“中共历史上年第一个正式的叫某个个人的‘万岁’口号”,正是来自刘少奇同志对朱德的祝福。

就连周总理都说朱德是“中华民族的救星,劳动群众的先驱,人民军队的创造者和领导者”。

结语

其实通过周总理的这句评价就能明白为何朱总司令的画像或照片可以跟毛主席并列,虽然在政治上,周恩来的位置更高。

但是在军事上,朱德的位置是毋庸置疑的,而从“朱毛红军”这一名称就可以明白,朱德当年保护住的“革命火种”在日后更是成为了红军队伍的重要基础,而他和毛主席也成为了红军队伍中的核心灵魂人物。

而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朱德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当时中央书记处有5位书记,朱德就排在毛主席之后,而这五个人组成的领导集体,“领导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