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器领先全球,俄专家点评:技术不怕,但实战能否过关?
中国武器,过得了纸面数据关,能过得了战场的考验吗?
说到中国的军事崛起,肯定有人会把手中的茶杯放下,咳嗽几声,眉头一挑:那可不,东风-17都快跟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拼个高下了,055型驱逐舰把阿利·伯克级甩得远远的,歼-20的隐身能力比F-35都强。
这些武器,听着就让人血脉贲张,仿佛中国已经用这些黑科技把美国的武器架空了。
可是,这些装备,究竟能在战场上生死拼搏中站稳脚跟吗?
还记得俄罗斯军事专家科罗特琴科的话吗:好看,不代表好用。
你以为数据完美就能赢得战争?
想想美国的战斧导弹,海湾战争时的表现可不是完美二字可以形容的。
那时候,精度差得能把人急疯,结果实战逼得它不断升级,才有了今天的高精度版本。
俄罗斯的隐形战机也不是天生不可战胜,直到南联盟那次,它都成了敌人导弹的靶子。
你看,战场可没那么简单,它考验的可不仅仅是纸面数据。
东风-17,你再怎么狂撒10马赫的速度,打破敌方防线,就算它的机动性堪比明星,能跟F-22飞行员比拼空中格斗,但实战中呢?
如果没有真正的战场数据,你这导弹能应对的就是演习里的一堆假想敌。
俄罗斯专家言之不虚:缺乏真正打过仗的经历,这种冠军也未必能赢得生死战。
再说055型驱逐舰,听着让人神往。
13000吨的排水量,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能发射各种导弹和反舰火箭。
要是放到海战里,简直就是战舰界的拳王。
但来了,敌人可不是什么纸片人,复杂的海上电子战、对抗系统,可能会让055的高科技装置发挥最大效能,但也有可能被敌方的电子干扰和精准打击搞得死死的。
战场上,谁能保证它在实战中不遇到老大难?
再扯到CH-5无人机,飞得再高,飞得再远,打得再准,战场上能真的跟人类飞行员拼吗?
它的飞行距离和打击精度,毫无疑问能在演习中大放异彩。
可当敌方的防空火力迎面而来,它能顺利过关吗?
战场上,谁敢说这玩意儿能永远无敌?
量子雷达,别说了,听着就跟科幻电影一样厉害,可以穿透隐身飞机的隐形,仿佛能洞悉所有敌人。
但,真到实战中,那些想象力强的突破传统能比战场上的密集火力更具说服力吗?
敌人的干扰,意外的电磁波攻击,试试再看。
不过,的关键也不在于中国武器技术的极致领先,而在于中国兵器的实战经验,是否能完全应对未来战场的千变万化。
想想看,中国几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除非有一天它被迫卷入,才能见识到这些武器到底是战场终结者还是一场空的纸上谈兵。
你可能会问:那难道中国的武器就不能在战争中立足吗?
别急,虽然没有实战,咱也得承认中国的武器装备在全球范围内表现相当抢眼。
中国的军火不仅仅是满足自用,甚至开始出口到一些国家,干得风生水起,像巴基斯坦驾驶歼-10战机在印巴中大获全胜,证明了中国军工的实战能力。
再看看泰国用中国VT-4坦克,这小家伙在东南亚演习中也够狠,击溃了美军的装备。
所以,科罗特琴科说得对,技术领先绝对是中国的一张王牌,但能否在未来的战场上决定胜负,那就得看它能否经得起真正枪林弹雨的考验了。
你知道,纸面上多帅不代表实战中就无敌,尤其在那种高强度的全球环境里。
你说呢,如果这些武器真的与敌方展开全面对抗,是否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