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普京,若攻乌将轰炸莫斯科,对中国放狠话
2025年7月8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公布了一段2024年特朗普在私人富豪募捐活动上的谈话录音。
在这段从未公开的录音里,特朗普对满座金主夸耀自己如何“震慑中俄”:他声称曾在通话中威胁俄罗斯总统普京,“如果你进攻乌克兰,我就轰炸莫斯科,我别无选择”;还扬言对中国发出警告,“如果敢武统台湾,我就轰炸北京”。
特朗普在录音中自我陶醉地补充:“普京说他不信,但我敢打赌他至少信了10%! ”而提到中方的反应时,他轻描淡写地说:“他们觉得我疯了,不过我们之间从没出过问题”。 这段言论迅速被全球媒体转载,但俄中两国的反应却让特朗普尴尬无比。
录音曝光次日(7月9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在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时,态度冷淡得像在讨论天气预报:“我们无法证实消息真假。 毕竟假消息比真消息泛滥得多。 ”他更直接戳破特朗普的“通话”谎言:“据俄方记录,特朗普在尚未担任总统期间,从未与普京通过电话。 ”佩斯科夫最后甩出一句:“建议你们去问白宫”。
这不是普京第一次“打脸”特朗普。 早在2024年10月,特朗普竞选时吹嘘自己曾威胁“袭击莫斯科市中心”,普京在金砖峰会记者会上就回应:“我不记得有过这种对话……竞选言论别太当真。 ”他还讽刺道:“这种威胁毫无意义,只会激励俄罗斯人更团结”。
中方虽未公开回应录音事件,但态度早有定调。 2025年6月,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针对类似言论时直言:“如果报道属实,上述言论非常丧心病狂。 ”外交部也多次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威胁都是痴心妄想”。 事实上,特朗普的狠话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他上台后宣称“24小时解决俄乌冲突”,但到2025年6月,俄军反在乌东集结16万兵力发动新攻势,逼得特朗普恢复对乌防御性武器援助,私下抱怨“结束冲突比预期艰难”。 而对华威胁更是脱离美军实际。 五角大楼内部报告多次警告:介入台海将致“灾难性损失”。 2025年6月,解放军24小时内46架次军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实战化演练戳破纸老虎谎言。
特朗普为何执着于这种疯狂言论? 录音背景暴露了真实动机:这是一场面向富豪金主的“强硬人设秀”。 2024年正值特朗普竞选连任关键期,他在纽约和佛罗里达的闭门筹款活动中,用“炸莫斯科”“炸北京”的极端故事煽动金主情绪,试图展示自己“敢对中俄亮剑”。 当时他的竞选团队正面临多起诉讼,支持率波动,急需用“强人形象”刺激捐款。 这种套路早有先例:首任期内他曾威胁对华加征145%关税、逼北约盟国提高军费,核心逻辑都是“先恐吓后交易”。
国际社会对这段录音的反应充满嘲讽与忧虑。 荷兰国际法学者指出,美方威胁已违反《联合国宪章》禁止武力威慑的原则;德国媒体批评特朗普将核威慑“儿戏化”;就连美国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民众,对美“不信任度”也飙升至91%和80%。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盟友体系的崩塌。
2025年6月七国集团峰会首次未能发布联合公报,东道主加拿大总理卡尼坦言:“美国的主导角色已成过去式。 ”欧盟随即宣布千亿欧元援乌计划,德法公开反对“对俄绥靖”,担忧被美国抛弃。
特朗普的威胁反而促成中俄更紧密协作。 2025年7月俄外长拉夫罗夫公开强调:“中俄协作不受第三方干扰。 ”当特朗普试图拉拢俄罗斯制衡中国时,俄方直接抵制了相关制裁法案。 而在美国国内,特朗普的交易式外交已导致政策混乱。 2025年6月,国防部长被曝擅自暂停对乌军援,白宫与国会互相推诿,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怒斥:“政府连基本决策流程都崩溃了”。
经济领域的矛盾更凸显特朗普的困境。 尽管他对华撂狠话,但2025年7月初却突然软化调门,在白宫会议上称“中美相处得非常好”,并计划带企业总裁团访华寻求贸易合作。 背后原因很现实:美债突破36万亿美元,稀土反制让美国企业肉疼,而沙特万亿订单的“成功案例”让他想复制到中国。 这种反复无常让《外交政策》杂志直指核心:“全世界已看清,美国正用单边主义自毁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