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军购闹得热闹的,真是出乎侬意料

原本以为这次印尼要拿咱们的歼-10C,打算在东南亚搞个“第一枪”,结果,事到临头

那阵子,6月初侬还记得不

咱们这架飞机吹得天花乱坠,说啥“性价比高到飞起”,啥“能适应热带湿润环境”,价格还算得上“白菜价”——中方人员还专门跑到雅加达,现场演示数据

印尼军方一听,心里那个乐

竟然一度还在讨论:“是不是直接来个24架的批量采购

”说实话,侬要是没亲眼见到,真不敢信,咱们这飞机居然能这么受欢迎

实在就是“性价比之王”

▶ 土耳其突然来个“黑马”,把优势全抢了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刚把希望寄托在咱们飞机上,结果土耳其人就像个“黑马”一样

他们带着刚试飞完的KAAN战机视频,还有一整套“开放源代码+本土组装+隐身涂料”的合作清单,像个“突袭战术”一样

直接把印尼军购谈判桌给抢了个干干净净

印尼代表团刚飞到伊斯坦布尔,转眼就签了个框架协议,连“加时赛”都没打完

老实讲,这就是“玩法”上的差别——人家土耳其不仅卖飞机,还带着“技术+培训包”,搞“教会你造飞机”

你说侬心里是不是有点“挠头”

▶ 学会造飞机,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讲真,侬也知道,印尼这次“变脸”快得令人咋舌

但背后原因很简单——他们吃过“被卡脖子”的大亏

去年,印尼的F-16飞机配件三年都没到货

苏-27的维修费更是把整个年度预算吞掉大半

飞行员们一边开玩笑说:“我们这是在开博物馆展品,”可是笑归笑

就既然这些“坑”,印尼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赖别人了

这个想法挺“得劲”的——比起“卖手机”,他们更想“教你造芯片”

意思就是说,他们不单单想买飞机,更想掌握“核心技术”

▶ 五代机的光环,掩盖不了“半成品”的尴尬

不过,说到土耳其这次卖的KAAN,表面上看像个“五代机”的模样,光环那叫一个耀眼,说啥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1平方米,差不多跟F-22一样厉害,可真正地

细一看就知道,“灯下黑”——发动机还是用上世纪80年代的F110

和老牌的F-16一模一样

弹射座椅也不是国产的,而是英国马丁·贝克的货

连个“自主生产”的影子都没有

其实,这架飞机还在“成长中”,还在试飞阶段

远没有达到“成熟”状态

那,侬猜为什么印尼会敢赌

既然他们心里明白,谁先搞出“本土隐身战机”

谁就能在东南亚空军那盘棋里站稳脚跟

新加坡有F-35,越南盯着苏-57

印尼也想“显个存在感”

只要能拉个生产线,挂个“国产改进版”的标签,不管2030年能不能交付,先用这个“标签”刷个存在感

▶ 土耳其“情感营销”,比技术更厉害

说到土耳其

签约那天,埃尔多安还高呼“伊斯兰技术自立”,台下的印尼军官还当场吟诵古兰经

这份“文化共鸣”,直击了印尼85%的穆斯林心坎

相比之下,中国一直强调“互利共赢、无政治附加条件”,可是

在宗教和文化层面,咱们好像少了点“共鸣”点

再说了,美国曾经威胁制裁印尼,说他们买俄制苏-35

印尼心里就揪着个“怕”

土耳其虽说也是北约成员,但和美国掐架多年

算是“制裁敏感区外”的“保险箱”

这份“保险”,对印尼来说

▶ 输给“生态链”,我们得换个套路了

讲心里话

咱们的歼-10C性能其实一点都不差

探测距离250公里,霹雳-15导弹还能实战击落阵风,这些数据摆出来

专家都得点个“真不错”

就是打法上没跟上——不是技术不行,而是没把“教会对方做饭”放在战略里

土耳其人不仅卖主菜,还带调料包、教学视频、厨房设备一应俱全,侬想

印尼不就想学会“下厨”吗

自个儿不只想吃饱,还想学会“下厨”

自然就偏爱“土式套餐”

不过,中方也不是没牌——侬知道伐

印尼海军最近刚秘密考察了翼龙-3无人机,这款在沙特实战中打出97%命中率的“空中猎鹰”

未来很可能成为“下一个爆点”

再加上,中方正用“无人机+导弹+卫星”的一体化体系,打包合作

避免“单打独斗”的被动

技术和信仰,真不是“吃饭的菜”

软肋一箩筐,未来还能走多远

不过,话说回来,这场“百亿大赌局”背后

KAAN的发动机F110,是美制产品

要是美土关系再闹僵,印尼的“组装线”就可能变成“废铁展览”

而且,印尼这“本地化合作”模式,看似风生水起

一旦掌握不了“核心技术”,设备又依赖外供

“自主”就变成了“空壳”

你想当年埃及为了换美援,抛弃苏联,结果技术封锁了30年

眼下,越南、菲律宾都开始学印尼,开口就要“本地化40%以上”,军火商们的“谁敢教核心技术”的比拼

从来也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

▶ 结尾——未来的军贸游戏,得换个玩法

土耳其这回上了一课,教得真快

它告诉我们:军火买卖,不只是卖飞机,更是在卖“想着”;不只是拼参数

这次,印尼选了土耳其,赌的是未来

赌的是摆脱空军依赖的那份“心头肉”

但未来能不能如侬所愿,还得看谁才能真正掌握“钥匙”

当雅加达为KAAN工厂剪彩时,安卡拉的工程师还在翻英国维修手册找零件——技术依赖的锁链,从来换个供应商

这场交易,弄到最后会告诉我们,最贵的不是飞机

而是“造不出来还得用”的那种被动

我们得重新理解军贸的套路,既要让对方买得放心,更要用得“心安”

竟然敢和他们一起“设计未来”

还是那样的“买买买”吗

侬说,是不是得变个玩法